時間:2020年8月21日
地點:汝州市人社局后一樓老干部活動中心
參加人員:陳克克、王豪祥等15名黨員
主持人:倪國印(支部書記)
記錄人:趙曉雷
學習主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美麗中國建設》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出版發行,對于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把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體學習、一體領會、一體貫徹,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讓廣大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優美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有關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生動記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的偉大實踐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與時俱進豐富、拓展和深化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
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切實擔負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必須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確保黨中央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辯證統一的關系,闡明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基本原理的內涵,已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動搖,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生態環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是對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積極回應。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這些重要論述,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論和方法論。這要求我們必須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做到“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快構建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以及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民自覺行動。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加快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進一步加劇,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造成不利影響。必須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決維護多邊主義,建設性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